本文小编主要给大家讲述端子镀铬层厚度标准是多少相关内容,关于端子镀金厚度标准的内容也会有所提及,希望能够给予连接器行业者帮助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接插世界网!
对于端子来说,目前没有镀铬层厚度国家标准,只有镀铬层厚度测量标准。一般都是合同规定。通常的情况是:
防护-装饰性镀铬:0.5~1微米,若需要耐磨可增加到2个微米。
镀硬铬一般为5~80微米,特殊的可达300微米,用于修复工件尺寸最高可达1000微米,即1毫米厚。
镀乳白铬:30~60微米,加镀光亮耐磨层厚度一般50~150微米。
多孔性镀铬:比较复杂可以100微米以下,也可大于150微米。
镀铬层具有很高的硬度,根据镀液成分和工艺条件不同,其硬度可在很大范围400~1200HV内变化。镀铬层有较好的耐热性,在500℃以下加热,其光泽性、硬度均无明显变化,温度大于500℃开始氧化变色,大于700℃硬度开始降低。
此外,镀铬层的摩擦系数小,特别是干摩擦系数,在所有的金属中是最低的。所以镀铬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。
与其它单金属镀液相比,镀铬液虽成分简单,但镀铬过程却相当复杂,并具有如下特点。
①、镀铬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,而是铬的含氧酸——铬酸,属于强酸性镀液。电镀过程中,阴极过程复杂,阴极电流大部分消耗在析氢及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两个副反应上,故镀铬的阴极电流效率很低(10%~18%)。
而且有三个异常现象:电流效率随铬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l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;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升高。
②、在镀铬液中,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阴离子,如SO42-、SiF62-、F-等,才能实现金属铬的正常沉积。
③、镀铬液的分散能力很低,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,需采用象形阳极或辅助阴极,以得到均匀的镀铬层。对挂具的要求也比较严格。
④、镀铬需采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,通常在20A/dm2以上,比一般的镀种高10倍以上。由于阴极和阳极大量析出气体,使镀液的电阻较大,槽压升高,对电镀电源要求高,需采用大于12V的电源,而其他镀种使用8V以下的电源即可。
⑤、镀铬的阳极不用金属铬,而采用不溶性阳极。通常使用铅、铅一锑合金及铅一锡合金。镀液内由于沉积或其他原因而消耗的铬需靠添加铬酐来补充。
⑥、镀铬的操作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,改变二者关系可获得不同性能的铬镀层。
可能很多小伙伴常常看到有连接器上规格书中有关于镀金厚度说明,但会被搞得一头雾水,比如:
3u''
10u''
30u''
这里的u''是什么单位呢?实际就是:
1mil=1000u''
1inch=1000mil
那这三个数据分别表示多少呢?具体如下:
3u''=0.003mil=0.0762μm
10u''=0.01mil=0.254μm
30u''=0.03mil=0.762μm
以上单位μm经常会被写成um,完整的单位名称为micrometers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