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连接器是电路中阻断电路或隔离电路之间的桥梁,使电流可以流动,电路可以实现预定的功能,进而实现汽车中各种设备的连接。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元器件。目前,全球的汽车正在往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之中,汽车的变革将使用更多的电子产品,这也就意味着将增加连接器的需求量,同时也将对连接器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,本文小编主要给大家讲述汽车连接器品牌公司有哪些,希望能够给予连接器行业者帮助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接插世界网!
全球十大汽车连接器品牌公司
TEconnectivity泰科
TEConnectivity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商,产品线多达50多万种,覆盖消费类电子,电力和医疗,汽车、航空航天以及通讯网络等领域,几乎在每种需要可靠、持久的数据、电力、传感和连接的设备类型中都有TE连接器的身影,其市场地位不言而喻。
Yazaki矢崎
Yazaki于1941年在日本成立,是一家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,是研究、开发和交付用于汽车应用的汽车电源和数据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。Yazaki生产线束、配电和控制产品、连接器、驾驶员信息系统、传感器以及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品,汽车用电线组件的产品占世界市场30%,居全球同行业之首。矢崎集团在全世界41个国家设立434个工厂或分支机构,其中18个分布于中国地区,全球员工人数超过25万人,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电线束制造商。
Aptiv安波福
安波福创立于1994年,前称德尔福汽车公司DelphiAutomotivePLC,于2017年12月分拆DelphiTechnologiesPLC后改为现用名,总部位于爱尔兰Dublin,全职雇员129,000人,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,连同其子公司,设计和制造车辆部件,并为汽车和商用车市场提供电气,电子和安全技术解决方案。
Amphenol安费诺
安费诺创立于1932年,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商之一。1984年进军中国,1991年在纽约证交所上市。作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最佳上市公司,2006年的2月10日被命名为“安费诺日”。
根据Q4财报显示,安费诺第四季度以24.26亿美元销售额创纪录,同比增长11%。每股净利润创纪录1.15美元,同比增长12%。调整后,稀释每股收益也创纪录1.13美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5%。
Rosenberger罗森伯格
罗森伯格是一家拥有六十余年历史,国际知名的无线射频、光纤通信和高压连接制造商。凭借其在通信、信息技术、汽车电子、射频互连、航空航天、医疗与工业、测试与测量等领域出色的前沿技术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品质管理而享誉世界。目前,罗森伯格亚太在中国的北京、昆山、上海和东莞,印度的马尼萨、果阿和浦那,澳大利亚悉尼和美国新泽西建成九个现代化研发和制造基地,在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。罗森伯格在全球拥有超过11300名员工,年营业额近13亿欧元。
立讯精密
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于2004年5月24日,于2010年9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,自上市以来,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0%。立讯精密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,其中制造基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山西、河北、四川、台湾等地,海外主要位于德国和越南,并在广东东莞、江苏昆山、台湾及美国设有研发中心。立讯精密研发生产的连接器、连接线、马达、无线充电、FPC、天线、声学和电子模块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、通讯、企业级、汽车及医疗等全球多个重要领域。
中航光电
中航光电成立于2002年,专业从事高可靠光、电、流体连接器及相关设备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与服务,并提供系统的互连技术解决方案;主要用于航空、航天等防务领域以及通讯与数据传输、新能源汽车、轨道交通、消费类电子、工业、能源、医疗等领域。
永贵电器
永贵电器成立于1990年,主要从事各类电连接器、连接器组件及精密智能产品的研发、制造、销售和技术支持,产品以连接器为核心,具体包括轨道交通板块产品、新能源板块产品、通信板块产品、军工板块产品。
胜蓝股份
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,主要从事电子连接器及精密零组件的研发、生产及销售,其主要产品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类电子连接器及组件、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组件和光学透镜三类。此外,胜蓝股份与富士康、立讯精密、小米、TCL、日本电产、日立集团、比亚迪、长城汽车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并通过了IATF16949、ISO9001、ISO14001、QC080000等体系认证和产品安规认证。
得润电子
得润电子成立于1992年4月,注册资本47,348.56万元,公司主营电子连接器和精密组件的研发、制造和销售,产品涵盖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括家电连接器、电脑连接器、LED连接器、FPC、通讯连接器等及汽车领域主要包括汽车连接器及线束、安全和告警传感器、车载充电模块和车联网、汽车电子等。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、计算机及外围设备、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、LED照明、智能汽车、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