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科5-2287922-6是一款高性能缆到板连接器,专为印刷电路板设计。它采用双位插针端子结构,接触部镀金以保证信号完整性,阻抗匹配50Ω,工作频率覆盖0至6000MHz,适用于射频信号应用。主体材料为PA GF,符合UL 94V-1/2阻燃等级,支持800VAC工作电压和宽温范围(-40°C至105°C)。安装方式为板载边缘式前端安装,兼容通孔焊接工艺,并通过SAE/USCAR-17标准验证,优化工业环境下的PCB连接可靠性。
分类 | 详情 |
---|---|
产品图 | ![]() |
产品型号 | 5-2287922-6 |
混合型连接器 | 否 |
连接器和端子端接到 | 印刷电路板 |
连接器系统 | 缆到板 |
可密封 | 否 |
行数 | 1 |
PCB 安装方向 | 边缘 |
位数 | 2 |
阻抗(Ω) | 50 |
工作电压(VAC) | 800 |
主体材料 | PA GF |
PCB 保持特性电镀材料 | 锡 |
连接器和键控代码 | F |
端子类型 | 插针 |
中心接触件 | 带有 |
端子接触部电镀材料 | 金 (Au) |
射频连接器中心端子电镀材料 | 金 (Au) |
外部端子电镀材料 | 锡 (Sn) |
接合插针直径 | .51mm[.02in] |
端子额定电流(最大值)(A) | 1 |
PCB 端接方法 | 通孔 - 焊接 |
PCB 安装固定类型 | 焊尾 |
接合固定 | 带有 |
PCB 安装固定 | 带有 |
面板安装方式 | 前端安装 |
连接器安装类型 | 板安装 |
壳体颜色 | 坚果褐色 |
中心线(间距) | 8mm[.315in] |
连接器高度 | 10.45mm[.411in] |
产品长度 | 24.5mm[.965in] |
产品宽度 | 15.5mm[.61in] |
工作温度(最大值)(°C) | 65 | 70 | 75 | 80 | 85 | 90 | 100 | 105 |
工作温度(最大值)(°F) | 221 |
工组温度范围 | -40 – 105°C[-40 – 221°F] |
工作频率范围(MHz) | 0 – 6000 |
屏蔽 | 否 |
电路应用 | Signal |
UL 阻燃性等级 | UL 94V-1 | UL 94V-2 |
与机构/标准产品兼容 | SAE/USCAR-17 |
封装方法 | Reel |
封装数量 | 230 |
电介质材料 | PCT |
采购入口 | 5-2287922-6现货 |
原厂手册 | 5-2287922-6数据手册.PDF |
配套型号 | 产品图 |
---|---|
2272519-6 | 暂无 |
更多配套型号查询 | 5-2287922-6配套型号大全(暂无) |
泰科5-2287922-6连接器凭借精密信号传输、宽温适应性与紧凑安装设计,主要服务于以下领域:
1. 工业控制与仪器仪表
PA GF材质壳体(耐温-40℃至105℃)配合通孔焊接式焊尾固定,保障PCB边缘安装的机械稳定性,适用于PLC控制柜、传感器接口等高振动环境中的低频信号传输,满足工业场景的长期可靠性需求。
2.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(ECU)
键控代码F与50Ω阻抗匹配设计,确保信号完整性及防误插性能,适配车载控制模块、线束板端连接等场景;宽温域覆盖(-40℃至105℃)兼容发动机舱周边设备的热环境挑战,提升行车安全系统稳定性。
3. 通信与网络设备
0-6000MHz高频宽支持及金镀层端子接触件,显著优化信号衰减与电磁兼容性,适用于路由器、基站内部板间射频信号传输,8mm中心间距平衡连接密度与抗串扰能力。
4. 医疗监测设备
无铅锡镀层(PCB端)与PCT电介质材料符合医疗设备材料安全标准,通孔焊接工艺增强板端连接强度,适用于监护仪、诊断设备内部低电流信号电路,降低维护频次。
5. 消费电子与电器控制
1A电流容量与紧凑尺寸(24.5mm×15.5mm)适配家用电器控制板、智能终端设备的空间约束场景;坚果褐色外壳提供差异化识别,UL 94V-1/V-2阻燃等级保障用电安全。
该连接器通过宽温域兼容性、焊尾机械锚固及高频信号保真特性,在严苛环境中实现高精度信号传输,其标准化安装方式进一步简化了自动化生产流程。
1. 焊点疲劳断裂
问题:通孔焊接端子在机械振动下易产生应力集中,导致焊点裂纹(尤其边缘安装方式)。
方案:采用阶梯式预热焊接工艺(推荐235±5℃峰值温度),焊接后增加支撑胶固定,定期进行振动测试后焊点显微检查。
2. 高温环境性能衰退
问题:尼龙GF外壳在持续85℃以上工况会发生蠕变变形(标称上限105℃为瞬时值)。
方案:环境温度>80℃时强制风冷散热,>95℃需更换金属外壳型号(参考产品工作温度最大值85℃/90℃/100℃/105℃分级)。
3. 信号完整性劣化
问题:6000MHz高频应用时,50Ω阻抗匹配偏差易引起信号反射(中心间距8mm需严格控制公差)。
方案:PCB布线实施差分阻抗补偿设计,连接器外围增加接地屏蔽铜箔(虽本体无屏蔽),端子插拔次数≤500次后需测试插损。
4. 端子接触失效
问题:0.51mm镀金插针在潮湿环境中可能发生微动腐蚀(工作温度范围-40~105℃加速该过程)。
方案:每三个月使用无水乙醇清洁接触区,建议搭配镀厚金(>0.8μm)的配套插座使用,避免超过1A电流持续负载。
5. 机械安装偏移
问题:焊尾固定方式在多次插拔后易致PCB焊盘撕裂(壳体尺寸24.5×15.5mm力矩放大效应)。
方案:安装孔位增设金属加强环,配合前端面板安装结构使用,插拔力严格控制在5-15N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