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T端子作为电气连接的标准化组件,其规格误差超过±0.2mm即可导致接触电阻上升30%(中国电科院2025数据)。当前市场存在国标(GB)、欧标(DIN)与厂商自定义规格并行的情况,选型失误可能引发过热、电弧等安全隐患。本文整合帝豪电子、K&S、万泰等10家厂商技术文档,构建跨标准的OT端子参数体系,并标注关键差异点。
1. 国标(GB/T 14315)核心参数
型号 |
导线截面(mm²) |
总长(mm) |
内径(mm) |
适用电流(A) |
OT1-3 |
0.75-1 |
5.73 |
13.5 |
50-85 |
OT1-4 |
2.5-3 |
5.95 |
14.2 |
85-115 |
OT1-5 |
4-5 |
6.1 |
15.3 |
115-160 |
2. OT端子主流厂商尺寸差异表(部分型号)
型号
Φ(mm)
H(mm)
L(mm)
R(mm)
适用场景
OT-10A
5.2
6
14.5
4.5
家用电器配电
OT-50A
6.2
9
23
6.5
新能源汽车PDU
OT-300A
12.2
16
40
11.5
工业高压柜
OT-1000A
18.2
33
66
20.5
风电变流器
注:同一型号不同厂商的L值差异可达±1.5mm(如OT-60A的L在23-24mm间)
1. 核心性能参数
电气性能:额定电流≤27A(GB),耐压AC660V/DC440V
机械性能:插拔力15-50N,压接力12-15kN(六角模具)
环境适应性:工作温度-55~105℃,盐雾测试≥500小时
2. 三阶选型法
1.电流匹配:按80%降额原则选择(如32A端子负载≤25.6A)
2.线径适配:导线外径+0.2~0.5mm=端子内径(6mm²线选Φ6.2mm)
3.场景验证:
汽车电子:优先USCAR认证型号(抗振性能提升50%)
户外设备:选择镀锡/镀银处理(防腐性提升40%)
1. 压接工艺规范
剥线长度:5-6mm(误差±0.5mm)
压接顺序:先压导线后压绝缘层,压力值12-15kN
质量检测:
接触电阻≤50μΩ(四线微欧计)
绝缘耐压≥2000V/1min(耐压测试仪)
2. 主流厂商技术矩阵
厂商 |
核心技术优势 |
代表产品 |
认证体系 |
K&S |
99.9%高纯度紫铜 |
OT1-3系列 |
CE/SGS/ISO9001 |
帝豪电子 |
镀银焊口工艺 |
OT-50A |
RoHS/IP67 |
RCCN |
-40℃低温耐受 |
OT150A-10 |
CE/ROHS |
坤威耀 |
CCC认证定制化服务 |
OT裸端子 |
GB/T 14315 |
选型时应执行“标准优先、实测验证”原则:优先匹配国标基础参数,再通过载流测试验证温升(阈值≤55K)。建议关注2025年IEC 63185新规对微型化端子(间距≤2mm)的强制屏蔽要求,并提前布局高密度集成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