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压端子作为电气连接的核心组件,其压线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稳定性,本文基于UL、IEC标准及行业实践,从工具选型、操作步骤到故障排查,系统解析冷压端子的压线规范,助力用户规避接触不良、短路等风险。
1. 压线工具清单
压线钳:
手动棘轮式(如凯士士EPT-100,压力30-60N,适配0.5-6mm²线径)。
液压式(如菲尼克斯AI 35-16,支持大截面端子,压力≥200N)。
剥线钳:精密剥线器(如日本JWS-310M,误差±0.1mm)。
退针器:用于修正错误压接(如菲尼克斯UT 2.5-4)。
2. 材料要求
线材规格:按端子型号匹配线径(如CT-0.5适配0.5-1mm²,RV3.5-5适配3.5-5mm²)。
端子类型:预绝缘端子(如凯士士PTV系列)或裸端子(需额外绝缘处理)。
1. 剥线与线材处理
剥线长度:
线径(mm²) | 0.5 - 1.0 | 1.5 - 2.5 | 4.0 - 6.0 |
---|---|---|---|
剥线长度(mm) | 5 - 6 | 7 - 8 | 9 - 10 |
导体整理:绞合线需捻紧,实心线垂直切割(无毛刺)。
2. 端子压接操作
放置端子:将端子放入压线钳对应槽位(如菲尼克斯AI 35-16对应6mm²槽)。
导体插入:确保导体完全进入端子桶(末端无外露铜丝)。
压接流程:
步骤1. 预压:轻压手柄至第一档,固定导体位置。
步骤2. 终压:持续下压至棘轮释放,完成导体与绝缘层双重压接。
3. 质量检查
目视检查:压接点无开裂、变形或铜丝外露。
拉力测试:线材与端子拉脱力≥50N(UL标准)。
1. 压接不牢
现象:线材轻易拉脱。
原因:压线钳压力不足或线径不匹配。
解决:更换适配槽位或升级液压工具(如菲尼克斯CRIMPFOX 6)。
2. 绝缘层破损
现象:端子绝缘套管开裂。
预防:选用预绝缘端子(如凯士士PTV 1.25-9),避免过度挤压。
3. 端子氧化
现象:接触电阻升高(>25mΩ)。
解决:镀锡端子+抗氧化脂(如道康宁DC-4)。
1. 工业电力系统
推荐型号:菲尼克斯AI 35-16(35mm²,168A),适配电机控制柜。
工具选择:液压压线钳(压力≥200N),确保大截面端子压接可靠。
2. 家用电器
推荐型号:日成公LVB1.25(1.25mm²,10A),成本低至0.3元/件。
压接工具:手动棘轮钳(如凯士士EPT-100)。
3. 汽车线束
推荐型号:德力西YT-0.5(0.5mm²,5A),耐振动设计。
绝缘要求:热缩管二次防护(耐温125℃)。
掌握冷压端子的规范压线方法可大幅提升连接可靠性,通过接插世界网,用户可快速获取菲尼克斯、凯士士等品牌的压线工具及端子库存,并享受一站式采购服务,作为连接器行业领先B2B平台,接插世界网以实时数据与精准搜索功能,助力用户高效完成工业连接方案。
冷压端子知识手册 |
|||
冷压端子型号对照表 |
冷压端子怎么压线 |
冷压端子拉拔力标准 |
冷压端子钳四边好还是六边好 |
什么叫冷压端子 |
冷压端子用途 |
冷压端子如何选型 |
冷压端子压接规范 |